多家银行论道普惠金融 共探数字化转型如何赋能业务

时间:2024-05-03 02:38:16来源:伫祺娱乐网作者:时尚
转自:21世纪经济报道

  9月19日,银行业务“合普惠 新金融——2023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研讨暨典型案例发布会”在北京召开。论道

  会上,普惠就“数字化转型中的金融普惠金融”的相关话题,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主持了圆桌讨论。共探参与讨论的数字嘉宾有农业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高级专家蒋剑平、中国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资深业务经理李洪树、化转建设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王魏冬、型何北京银行普惠金融部副总经理王晓宁、银行业务亿联银行行级总监王凯鸽。论道

  在实践过程中,普惠银行业的金融数字化转型已初见成效。高峰认为,共探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数字降本增效,更重要的化转是通过数字技术驱动,创造极致用户体验。

  手机银行APP是链接用户的重要载体,也是线上业务场景的前段渠道。王魏冬介绍,建行于2018年9月推出为普惠金融客户打造的“建行惠懂你”一站式移动金融服务平台,并于2022年11月,突破信贷融资服务升级打造“建行惠懂你3.0”生态型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适应性和覆盖面,目前“建行惠懂你”APP上认证的企业用户已突破1000万户。探究客户数量快速增长背后的原因,王魏冬总结出了三个关键字:下沉、数据、文化。

  中行普惠金融APP的综合化优势也颇具特点。李洪树介绍,中行自主研发了“惠如愿”APP,集金融、非金融综合化服务于一体,既有融资、预约开户服务,还有商业资讯、撮合招商等综合服务。如何尽可能地扩大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和触及面?中行总结出了线上线下的“双轮驱动”模式,打造既有速度又有温度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该体系可以总结为“一厂一中心两个APP”,即信贷工厂、线上融资中心以及“惠如愿”APP和“e企赢”APP。线上产品能够满足普惠客户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线下信贷工厂能够满足企业成长发展的需要。

  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也属于普惠金融范畴。这类企业通常既没有担保,也没有抵押,银行如何做好这部分客户的金融服务?在高峰看来,做普惠金融不仅要做B端和C端,还要和政府联手做G端,才有可能解决一些难点和痛点。

  蒋剑平表示,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真正原因在于对知识产权、商标、专利等动产融资的价值评估难、处置难度大。对此,农行综合采取信用、抵(质)押、政府担保以及风险补偿等系列组合拳的模式,积极满足科技型小微企业信贷需求。比如,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轻资产、缺抵押问题,专门开发了科创贷、科技e贷等专属信贷产品,通过与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合作,创新批量担保业务模式,担保公司无需重复调查,实现“见贷即保”。据了解,农行还在探索与科技型企业主管部门合作,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

  从成立之初,北京银行就提出了服务科创企业的理念。王晓宁认为,现在国家从政策层面已经有了一整套的科创企业评价体系,比如围绕专精特新企业的梯度培育计划,创投等第三方也从专业角度进行专精特新成长性判断,都为银行服务科创企业提供辅助支撑;再加上数字化转型的赋能,银行能站在更高起点服务专精特新企业。今年,北京银行就围绕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推出“领航e贷”产品,助力企业发展。

  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的关键在于数据,数据的获取能力和甄别能力至关重要。高峰指出,从供应链向产业链升级的过程中,很多产业链形成了产业+科技+银行+数据,即所谓的产业数字金融。如果哪家银行能抓住产业数字金融上下游的小微企业,普惠金融会做得很好。

  “数字化的供应链金融将是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新破局点。”王凯鸽表示,供应链金融与数字技术高度融合,既有利于金融机构降低信息获取和处理成本,也有利于实现产业资产和金融资金的快速对接。

责任编辑:杨赐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